《扮演者》

報導Cosplay新聞 介紹Cosplay文化

Thursday, June 23, 2005

裝扮研究的發展

──Cosplay相關學術論文回顧


撰文☉書包

據大塊出版社編輯李惠貞表示,Cosplay、同人誌在台灣仍屬「次文化中的次文化」,尚無學者以學術方式研究(聯合報報導)。那麼實際上在台灣,到底有沒有關於Cosplay與同人誌的學術論文呢?不能說完全沒有,但是數量上確實不多──一隻手就可以數完。而在這些研究同人文化的論文裡,多數是以同人誌研究為主,Cosplay並不是主要研究對象。

李姿瑤,《「動漫」御宅族的幻想世界-以台灣的同人創演活動為研究對象》(2003)

「同人創演」指的是「同人創作與扮演」。研究者從閱聽人創作的角度,將畫同人誌與Cosplay合稱為「創演行為」來研究,並不特別區分同人誌與Cosplay。重點在援引岡田斗司夫「御宅族」的概念,分析同人誌作家與角色扮演者的特質,研究探究「創演行為」背後的行動方式、符號意義、價值觀、世界觀等種種意含。

古孟釗,《漫畫同人誌在台灣的發展~休閒與文化產業的觀點》(2003)

本論文以同人誌販售會為主體,將焦點放在販售會這個經濟體系,分析其中的生產與消費關係,也整理了台灣同人誌活動的歷史。在本文150頁的篇幅中,Cosplay的部份佔一節(第四張第三節─漫畫同人誌世界的擴張.)15頁,將Cosplay附屬於同人誌之下,比較偏向從同人誌的角度來看Cosplay。

宋丁儀,《消費社會的閱聽人-以霹靂布袋戲迷為例》(2001)

嚴格來說這並非針對同人文化的研究,但是在台灣,布袋戲也是同人誌與Cosplay的原始文本之一,因此裡面也提及了同人活動與Cosplay。Cosplay是布袋戲迷之間是組織交流活動,也是次文本的創造與生產,這點與漫畫迷並無二致。本論文將Cosplay不恰當的稱之為同人誌角色扮演是用語上的一點缺憾。

此外,只研究同人誌相關的主題的論文有林羿妏,《尋找藏寶圖中的秘密:漫畫同人誌創作者學校內外藝術學習歷程關連性之研究》(2002)與林怡璇,《漫畫同人誌成員之特質、自我概念與行為研究》(1997)。前者針以同人誌創作是為一種藝術創作為出發點,欲探究學校的藝術教育與同人創作之間的關連;後者針對同人活動參與的成員以問卷做量化研究。

在期刊論文方面,有陳箐繡(國立嘉義大學美術系暨土地視覺藝術研究所副教授)發表於《美育雙月刊》的〈與漫畫幻想精靈共舞:漫畫同人誌社群的藝術文化現象〉。他以後現代與文化工業的角度來論述同人活動,並從Fiske的庶民文化理論切入,認為同人文化是一種以漫畫的符號系統為材料的「象徵性創作」,能在文化工業下成為主動意義的生產者,不至於成為「單面向的人」。

我們可以發現到一個現象,就是在研究同人文化的論文裡,Cosplay所佔的比例逐漸增加,顯示Cosplay漸漸受到重視,有與同人誌分庭亢禮的趨勢。一般而言,Cosplay與同人誌是共生並存的活動。一開始Cosplay活動依附同人誌販售會活動進行,但隨著Cosplay活動的擴張,Cosplay活動也漸有獨立於同人誌的活動與文化。因此繼介紹Cosplay的專書《COSPLAY.同人誌之祕密花園》出版後,我們也可以期待有針對Cosplay文化的學術研究誕生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