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扮演者》

報導Cosplay新聞 介紹Cosplay文化

Sunday, February 18, 2007

Cosplay文化研究報告



我們將於Fancy Frontier 9(第二天)發表關於Cosplay文化的研究報告,《現代視覺文化研究會同人文化研究報告—Cosplay的同人文化與攝影文化》。報告的內容從整理Cosplay的定義出發,以Cosplay的原始精神:「同人」,與Cosplay的活動方式:「攝影」為主軸來分析,建構出Cosplay的文化論述。

這本報告由《扮演者》主筆fotofolio作,Coskuru發行,黑白封面,內文57頁黑白輸出,定價是超值的150元。歡迎來FF9(2/24第二天) I20攤位翻閱參觀。

基本資料:
現代視覺文化研究會同人文化研究報告—
Cosplay的同人文化與攝影文化,fotofolio作; 2007

發行:Coskuru(http://www.coskuru.idv.tw)
作者:fotofolio(folio01@gmail.com)

Cosplayer:Hanako、阿不、無皆、活葉、奶油

內容摘要:

Cosplay是大眾媒體上能見度極高的次文化╱迷文化活動,但是僅止於表面的能見度,其實大眾對於Cosplay是處於一知半解且常常有刻板印象與偏見的狀態。Cosplay是動漫畫的迷文化,動漫迷將自己以服飾化身為動漫畫的角色,在動漫迷的聚會中表達自己對動漫畫的喜愛,而非一個「秀自己」的青少年娛樂。

Cosplay在台灣已經發展了十年,參與的人數日益增加,活動力越來越旺盛,活動舉辦的也越來越頻繁。然而近年,Cosplay卻內部卻出現了重大的分歧,爭議在於:Lolita/自創算不算Cosplay?Cosplay的界限到底在哪裡?

為了探究這個問題的解答,本文首先回歸Cosplay的源頭——同人誌,與生產同人誌的動機——同人精神,來重新定義Cosplay,確立Cosplay的範圍,並分析Cosplay的實踐與活動方式,從Cosplay的實踐上著手,研究歧異的原因。

Cosplay是在活動方式上與攝影緊密相關的活動,Cosplay社群使用攝影來紀錄、分享、交流。網路相簿代表一個成員的身分,是架構起社群的基礎。因此透過分析Cosplay使用攝影的功能與意義,我們得以找出攝影對於Cosplay的影響。

由於Cosplay對於攝影的大量使用,使得另一個族群——攝影玩家得以大量、積極的參與Cosplay的活動。攝影玩家的攝影習慣、活動方式都使得Cosplay的社群組成、活動空間、精神意義開始發生轉變,從「同人文化」成為一種「視覺文化」。

Sunday, February 11, 2007

《變身天使寇詩兒》座談會

──Cosplay的獨立



《變身天使寇詩兒》在書展低調的首賣之後,在101的PageOne書店舉辦了第一場發表兼座談會。參與座談的有Coser代表紅月司和攝影師代表阿萌,地點是在PageOne的咖啡店,大部分來的聽眾是圈內人,非圈內人的聽眾大概只有幾個正好在那邊喝咖啡的路人[註:經觀察後我個人主觀認定]。

首先主持人稍微簡介了Cosplay的意思,是因為喜歡某一個角色,而起了想扮演他╱她的念頭,也講了一些Cosplay文化的現況,像是兩本雜誌的出版。接下來就是輪流對紅月司與阿萌提問,大多是一些Cosplay Q&A的基本問題,因此這邊就不再贅述。

上一本講Cosplay的書《Cosplay.同人誌》的新書發表會的的聽眾也不算多,與這次的共通點是幾乎都是圈內人來捧場。整個發表會的發言用了很多「Cosplay並不是...而是...」的說話方式來講話,足見Cosplay還在一個與主流價值對抗作戰的狀態。不過上次至少有記者採訪(出來的報導還算OK),甚至還有好幾台攝影機,這次只有幾個路人座談的內容不知道要說給誰聽。

雖然座談的內容對於Cosplay圈內來說並無特別之處,這場座談會卻象徵了一個Cosplay文化在歷史上的進程。從《創夢》到《Cosmania》,從《Cosplay.同人誌》到《變身天使寇詩兒》在內容上的變化,我們可以發現原本以同人誌為主軸的Cosplay開始去同人化,發展成(相對於同人誌)獨立的文化。

《創夢》是一本一半Cosplay一半同人的雜誌,《Cosmania》是純粹Cosplay的雜誌。《Cosplay.同人誌》在談Cosplay時[註:我不認為這本書是以談同人誌為主題],是循著同人文化的脈絡來談Cosplay,以要了解Cosplay也必須了解同人誌為編輯的原則,並行介紹同人誌與Cosplay。在《變身天使寇詩兒》,已經沒有提到同人誌的部份,增加的部份是「攝影」,認為Cosplayer、攝影師,Cosplay製衣三者是構成Cosplay文化圈的核心元素。

《變身天使寇詩兒》的新書發表座談會的來賓是一位Cosplayer,一位攝影師,跟《Cosplay.同人誌》的新書發表座談會的來賓是一位Cosplayer,一位同人誌作家(兼Cosplayer)完全不同,攝影師取代了同人誌,成為Cosplay文化圈的一份子。在《Cosplay.同人誌》的時代,Cosplay與同人誌是同一種文化的不同表現,在《變身天使寇詩兒》的時代,Cosplay要與攝影一起談,才是完整的Cosplay文化。

在《變身天使寇詩兒》有個台灣Cosplay的大事紀的年表,如果還有下一本書也有一樣的東西,我想《變身天使寇詩兒》發表的日期會列入其中。如果說這個日子有什麼意義,我想那就是Cosplay的Independece Day(獨立日)吧XDD

話說回來,為什麼Cosplay的專書都出了,同人誌的都還沒有呢...?(因為同人誌本來就是書了?)

Saturday, February 10, 2007

Cosplay照片索取二三事

可能是因為在Google上搜尋Cosplay時,Coskuru是相當容易搜尋到的Cosplay照片站台,因此我不時(也許算偶爾...)會收到希望能提供Cosplay照片,甚至是提供Cosplayer的來信。只要來信的單位看起來正派,是有意正經介紹Cosplay,我大多會幫忙。不過這次的經驗我忍不住想寫下來發牢騷一下。

您好:
 
        我是[...]。我們[...]中有一個小單元介紹Cosplay,爲了版面設計好看,不知道您是否可以提供兩三張Cosplay的照片呢?圖片旁將會加註您的網站名稱或是網址為圖片提供者。
        期盼能得到您的回音。

因為接到信的時候,我並不在家裡,我所攜帶的MacBook裡面並沒有把過去拍的照片都放在裡面,因此我只能寄出兩張最近拍的照片,然後交代一下理由。

你好:
 
    感謝你的回信,不過主編看過後,表示希望是好幾個Cosplayer在一起的照片。如果你現在手邊沒有這樣的照片的話,不知道是否有相關人士願意提供?照片大小約500KB即可。
    再次感謝你的幫忙。

這有點意味不明。好幾個Cosplayer是指大合照呢?還是兩三個Cosplayer演出劇照呢?還是想看到會場人山人海的狀況?不過我沒有多過問,因為不管是哪種,低調的我,沒認識那麼多Cosplayer可以代為徵詢同意,因此是絕對拿不出這種照片的,因此我就這樣回信:

照片裡每出現一個Cosplayer,就要徵求一個人的同意。
如果是多人和照,甚至大合照,幾乎不可能每個人都連絡到了。
提供這種照片有困難。

本來我是想說應該不會再有回信了,畢竟我寫的也相當直接,毫無修飾,應該沒有人想跟我交朋友吧。不過意外的,卻有回信,而且內容看了差點昏倒(好吧,昏倒是誇張了一點)。

你好
 
        我們不會採用這兩張照片,因為主編認為色彩略嫌單調(好吧,可能一般人對於Coser的印象就是很華麗)。不過還是謝謝你的幫忙唷!

色彩略嫌單調......(昏)。假設這是真的理由,而不是因為其實照片太爛了,所想出來的推托之詞,我覺得這個理由會被提出來問題還蠻大的。這代表Cosplay在一般人眼中只是一種華麗的服飾風格,除此之外大概沒了,所以「色彩單調」會被當作拒絕的理由而講的人絲毫不會感覺有任何不妥之處。

我的意思是,要選推托之詞也應該選個更理直氣壯一點的,像是角色太冷門,介紹不容易啦...,「色彩單調」我想應該不是Cosplay的重點。要是一般民眾對Cosplay的認知,都是建立在Cosplay超現實的外型上,說不定下次我會遇到「這服裝不夠奇怪呀,不是Cosplay吧」的這類說法呢。

事實上最能介紹出Cosplay的照片是原著與Cosplay並列,這樣一目了然Cosplay就是對於某個角色外型的模仿。因為平常圈內本來就熟悉角色,並不會特別拿原著來對照,因此拿平常圈內活動或是外拍的照片給雜誌媒體使用,完全無法起到任何介紹的作用,只能說是一些Cosplay的「範例」,卻無法將Cosplay「是什麼」用影像很清楚的呈現出來。

話說回來,那兩張照片沒有放上去或許也是見好事,因為那兩張也只是單純的把Cosplayer拍下來而已,沒拍出什麼角色特色或是精神。我還有點怕這樣的照片會被讓人以為Cosplay只是穿著漂漂亮亮的而已。寫到這邊有個想法,我好像應該準備一些介紹用的照片準備著,像是拿著原著漫畫的照片,或是站在原著海報旁邊的照片,只是說這樣的照片會不會被另外一種理由拒絕...我就不知道了。

Sunday, February 04, 2007

《變身天使寇詩兒》初步印象

原來博客來把書名搞錯了呀...

在得知《變身天使寇詩兒》要推出時,我就相當期待這本書的出版。因為這將是台灣第一本對於Cosplay介紹最詳盡的一本書(嗯...我有先看到大綱了XD),雖然說我還不清楚有一本書代表著什麼意義就是了。

到了書展首賣,終於在書展最後一天買到書了。原本星期六去書展時是想在書展逛逛,看到再買就好了,沒想到逛了兩三圈沒發現,開始認真找也找不到,只好回家看攤位號碼。原來這本書雖然是新書,在書展卻沒有任何海報宣傳或是把書擺得比較醒目一點,書展人這麼多,難怪看不到了。

翻閱過後,覺得整體內容相當的不錯,對於Cosplay文化應該介紹的大致上沒有疏漏,資料封面有事件簿、年表,整理的相當詳盡,對於新手或是有意加入的人來說,也有入門的指引。甚至還有美、日方面的Cosplay狀況介紹,為這本書增色不少。

在內容方面,我另外會寫一篇專文評論。在看的時候我也發現一些格式上或是說編輯上的問題,這些零零星星的缺點就順便在這邊打發掉好了。

首先是作者。這本書有許多的作者,可以說是一本合著的書,每個作者負責寫不同的章節,匯集而成。那按照慣例,每個章節都應該標示出作者的名字,對讀者是負責任的態度,對作者也是一份尊重。(比如說我就很想知道熟知美國Cosplay狀況的強者是誰呀?)

再來是「歷史」(台灣的)與「偵探事件簿」相隔太遠,中間相隔了活動介紹、商業團體、媒體雜誌等等,感覺很像看過一遍歷史的介紹一次以後,又再介紹一次歷史,只是一次是總論,一次是編年史。這樣分開的結果也使得「歷史」的篇幅相當的短,內容相當薄弱(甚至不如《今藝術》雜誌的文章)。而且「事件簿」是片段的事件表,不能取代一個系統的歷史敘述。

而「事件」我想應該是指有明確時間、行為、與影響的歷史片段,因此「遷移天空相簿」、「匿名版風潮」、「coser偶像化」並非一個事件,而是一個潮流的變遷,應該是編入歷史的敘述,而非安排在「事件簿」中。另外「與外地交流」這個從內文看不出有何歷史地位?是因為「CosMania的接線下」嗎?而所謂「一場交流」指的又是什麼?然後參考資料(p.103)的第二、第三項重複了...。

還有一個我覺得蠻大的問題是「腐萌宅小辭典」,不論讀者是新手還是老手,在這密密麻麻的字辭跟短定義,想找出自己有興趣(別人怎麼寫我的?)或是想知道意思的辭,最快的方式是按照字母順序(英)或是筆畫(中)。然而這個「小辭典」卻是按照意義相近的順序排在一起,那就失去了「小辭典」的意義了。

總之,這些只是一些形式上的小問題,這本書我個人還是相當推薦的,希望喜歡Cosplay的人,每個人都買一本鼓勵作者與編輯的用心。